尽管现在防晒手段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很多人还是发现,夏天还没过几天,皮肤就已经明显变黑了。今天,鲜女冻龄馆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们常做的“无效防晒”行为。
不同于以往那些大多数人都了解的防晒常识,比如防晒霜要足量涂抹、阴天也要防晒、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的区别等等,鲜女冻龄馆要说的是你可能没注意到的一些防晒误区或者错误方法。看看你中招了没?
01.补涂不到位
虽然现在的正规防晒产品防晒效果都挺持久的,但咱们生活的环境毕竟达不到实验条件。通常,随着时间流逝,太阳光和皮肤表面的汗液会分解或溶解保护性的化学物质,防晒效果逐渐减弱。
有些上班族可能觉得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办公室里,接触阳光的时间非常有限,就只在早上涂抹一次防晒霜。如果一整天基本都在室内活动,没怎么流汗也没有洗脸,下班时太阳也落山了,那么只在早上使用防晒霜也没啥问题。
但如果通勤路上出汗多、擦过脸、午睡枕着脸把护肤品全蹭掉了,补过妆,那最好下班前补涂一次。
如果是长时间户外运动,那就尽可能做到每90分钟-120分钟补涂一次了。
02.不注意开封保质期
防晒霜和其他护肤品一样,除了保质期,还有开封保质期。
虽然产品写明的保质期通常为3~5年,但开封后防晒产品中的防晒剂会氧化,保质期只有6~12个月。
开封后超过一年没有用完的防晒霜,不仅防晒效果大大降低,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引起皮炎。
03.手法不对
要明白,想让防晒霜发挥最佳效果,关键是防晒膜均匀地覆盖在皮肤表层。
所以正确的涂抹手法应该是用指尖先将防晒霜轻轻地点在脸上,再用指腹往同一方向均匀地涂抹开即可。
既不需要按摩“促进吸收”,也不要太暴力,以免防晒霜都嵌进皮肤纹理中。
04.没等成膜就上妆
防晒未干就匆忙上妆,既容易引发搓泥,又可能蹭去防晒霜,防护膜也就不均匀了,防晒效果自然就打折。
如何判断防晒霜成膜了呢?当涂抹完防晒霜后静等一会,然后照镜子,如果发现肌肤表面看起来亮亮的,像有一层薄膜的样子,用手去摸不会黏腻,而是有一点滑滑的感觉,那么就说明防晒霜成膜了。
如果你想要有效的肌肤防护,又追求好肤感,还希望防晒能快点干透,不耽误出门。可以试试这款鲜女冻龄馆隔离防晒乳——高倍防护,水包油体系很清爽,成膜快易清洗,防晒美白都安心~
05.不注意车内防晒
车窗并不能完全屏蔽长波紫外线(UVA),所以坐在车里并不等同于待在室内环境,要注意防晒。
同理,即便你在室内,但如果靠近窗户,也还是要做好防晒措施。
06.防晒手段单一
很多人推崇硬防晒,不喜欢使用防晒霜。如果硬防晒做足的话,确实可以不涂防晒霜。
但前提是做足!硬防晒是要有效遮盖住皮肤各个部位的,帽子、墨镜、长袖长裤,这才是硬防晒。而如果你只是戴了遮阳帽、打了遮阳伞,防晒效果就太有限了!
虽然打伞、戴帽子可遮住部分阳光,但不同的地/墙面都可不同程度地反射紫外线。一般草地反射的紫外线为1%,水面反射的紫外线为20%,雪地反射的紫外线为80%。所以,如果你的硬防晒不是遮得严严实实的情况下,最好还是涂抹防晒。
07.错误使用防晒喷雾
防晒喷雾并不是喷了就好,想要起到实打实的防晒效果,在防晒霜的用量上不能斤斤计较,1平方厘米不能涂少于2毫克的防晒霜。而使用防晒喷雾的话,很难把控这个量。
另外防晒喷雾有吸入呼吸道的风险,并不适合直接对着脸喷。
防晒喷雾更适合用于身体上的补涂,把喷嘴靠近皮肤,大量喷洒,喷到皮肤湿润甚至发亮为止,通常维持7——10秒以上。
08.忽略眼周防晒
如果自己使用的防晒霜在眼周涂抹时没有产生刺激或辣眼的感觉,那么可以将其涂抹在眼周。如果皮肤较为敏感,则建议使用眼部专用的防晒产品。另外,口罩、帽子和雨伞并不能为眼睛提供完全的防护,针对眼部的有效硬防晒方法就是佩戴防晒墨镜。
以上就是关于防晒的常见错误做法了,有人会问,如果长期全副武装地防晒,会不会缺钙啊?
确实,人体钙的吸收离不开维生素D的作用,而我们的身体想要获得维生素D,少不了UVB的参与。
可事实上,身体维生素D的合成真的很简单,每天直接让皮肤接受太阳照射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不想把脸和脖子晒黑,那就牺牲一下手臂或腿部皮肤来晒,觉得中午太阳大,可以在早上9点前和下午4点以后晒。如果既不能晒太阳又实在担心维生素D缺乏,还可以靠食补呀~像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奶油等食物中都含有维生素D,或者直接吃维生素D补剂也可以的~
总而言之,做好严格的防晒,不论是对于维护皮肤健康还是防止皮肤老化,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该防晒还是要防晒,而且一定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