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女冻龄馆|敏感性皮肤应该如何护理?

 ◆ 公司动态     |      2024-07-23

敏感性皮肤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个体差异大且反复发作,其护理的总体原则为强化教育、促进皮肤屏障修复、降低神经血管反应性和控制炎症反应等,以提高皮肤皮肤的耐受性为目的。

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

由于,敏感性皮肤反复发作的特性,且大多表现于面部,对敏感人群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及时帮助敏感人群建立信心极为重要,提倡健康饮食,避免进食过敏及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饮酒。同时,还要保持规律的日常作息,尽可能避免各种触发因素,比如;常常忽略的防晒、密闭极冷热(高温)环境,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使皮肤保持在稳定且良好的状态。

另外,不正确的使用化妆品或过度的医美也是现在极为常见的外源性影响因素,针对此类人群,首先应建议其从正规渠道购买化妆品,关注化妆品成分,或者购买前在耳后进行预涂抹来观察皮肤对产品的耐受性,或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护肤品,对于医美的选择更需谨慎,应在正规渠道及正规机构选择正规医生治疗。

2-深情5.jpg

平衡微生态屏障

目前围绕皮肤微生态的护肤方式主要有三大类:益生元、益生菌、益生素(后生元)。

益生元,例如:α、β-葡聚糖、菊粉等有益于皮肤表面益生菌生存,刺激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抗菌肽,是较为常见的微生态护肤手段。

益生菌,是近几年比较主流的护肤手段,将皮肤益生菌直接添入化妆品配方,例如:乳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透明颤菌、酵母菌和双歧杆菌等。

目前在国内最为有效的方式为添加灭火益生菌,能够增强皮肤屏障,回复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湿舒缓效果。

临床测试使用该灭活益生菌28天,结果显示,可有效改善敏感性皮肤人群的保湿性和修复屏障,并且减少泛红、瘙痒、刺痛等现象,且经验证使用14天对于AD有辅助的治疗作用,可加速皮疹修复。

植物乳酸杆菌发酵滤液可上调表皮丝聚蛋白的表达,增强屏障达到补水的作用,并在4个小时内明显改善皮肤纹理。

乳酸杆菌、二裂酵母发酵溶胞物在微生态产品中发挥着平衡皮肤微生态、修复屏障作用。

2-深情4.jpg

修复皮肤屏障

合理护肤、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是治疗敏感性皮肤的重要痤疮,屏障修复主要分为三大类。

1,优化三种关键生理脂质的比例,使用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的比例为1:1:1,在生理性比例的前提下,AD(特应性皮炎)以神经酰胺为主,研究表明,以神经酰胺为主的三种生理脂质混合物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效果可与阳性对照的氯替卡松媲美。

对于,新生儿皮肤(包括;尿布疹)以游离脂肪酸为主,老化型皮肤脂质总量减少,以胆固醇合成不足为主,因此对于老年性敏感皮肤补充生理性脂质应以胆固醇为主的三种组合。

2,补充非生理性脂质,这类物质无法渗透到角质层以下,但是可深入角质层细胞间,包括羊毛脂、矿脂、蜂蜡、角鲨烯及其他碳水化合物,主要起到减少水分散失、物理性暂缓敏感症状的作用,非矿脂优点为在不同皮损类型中发挥作用相同,在配方中可以与生理性脂质搭配使用。

3,应用透皮类活性物内源性调控屏障相关蛋白表达,比如;丝聚蛋白、兜甲蛋白等,加强修复屏障,市面上此类活性物种类众多,包括益生菌灭活菌体、发酵滤液、植物提取物、多糖类、肽类等。

1B神经酰胺深护冻干粉(1).jpg

舒缓皮肤,减轻不适感

对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显著人群,可选择抗炎、抗组胺类药物治疗,轻者也可在护肤方面考虑类似作用的功效性护肤品。

1,针对炎症因子

洋甘菊、甘草、紫松果菊、马齿苋、黄芩、积雪草提取物等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现在也有活性物复配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例如;红没药醇和姜根提取物,临床试验证明在人体皮肤红斑模型当中,复配比单独使用可达到更好的抑制红斑的效果。

2,缓解瘙痒

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最早在燕麦中发现的,通过竞争性与肥大细胞表面的NL-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释放以缓解由组胺引起的瘙痒。

斑贴试验验证其可有效减少40%的泛红及瘙痒,并且对于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也具有缓解作用,现在,该成分已被广泛应用于针对于敏感性皮肤、湿疹、AD的产品中,此外,还具备一定抗氧化作用。

燕麦中还存在一组酚类生物碱——燕麦酰胺,其具有内在抗炎和止痒的作用,蒽酰胺类物质被认为是燕麦疗法中发挥止痒作用的药物,燕麦提取物可降低花生四烯酸、胞质磷脂酶A2和TNF-α含量,所有这些都是已知的炎症介质。

在角质形成细胞中,燕麦提取物抑制NF-kB的活性,这是一种负责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转录因子。

微信图片_20240522120514.jpg